孟建民,回歸本原的建筑創作
> 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效果圖,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
深圳,可謂是一張“白紙”上誕生的城市。自1980年建立經濟特區至今,深圳僅用41年時間,便已完成從一座落后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華麗轉身。在此期間,建筑師們如畫師般執筆紙上,繪制出了一幅現代化城市畫卷。
孟建民
院士工作照
孟建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在他眼中,深圳建筑創作具有實驗性、開放性、示范性、多樣性等特點。回望過去,深圳建筑發展為整個城市建設積累了成功的經驗,為深圳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更為深圳人帶來了實效。同時,城市發展過快也帶來了城市風格缺失、建筑質量下降、盲目追風背離“建筑服務于人”的本義等問題。孟建民倡導建筑創作應回歸“以人為本”的本原初衷,他表示,經歷過改革開放建設大潮洗禮的深圳,社會發展正逐步走向成熟,建筑思想也日趨步入理性。“‘深圳經驗’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建筑創作的深圳探索
孟建民認為,深圳建筑的發展歷程,每個重要階段無不與國家的重大決策緊密相連,與國家經濟形勢發展息息相關。每個階段的建筑都呈現出具有階段性特征的印痕,共同鑄就了獨具深圳特色的改革創新之路,為中國現代化建筑創作發展探路。
> 前海國際會議中心鳥瞰圖,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攝影:張超
深圳建筑的一大特點在于其“實驗性”,它擔當著探索中國建筑新發展道路的歷史重任。1980年至1992年,處于城市建設初創階段的深圳聚集了一批又一批的開拓者,在深圳這張白紙上繪制出他們心中理想城市的模樣。深圳憑借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借鑒香港城市規劃的發展模式,借助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技術與人力,開始了真正科學意義上的城市規劃、設計實施及管理研究工作。
“深圳初創階段的城市建設的發展,關系到中國建筑創作從本土走向世界的實驗進程。”孟建民介紹,這段時期,深圳不僅形成了具有亞熱帶海濱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景觀,而且運用先進的技術在國內率先開始超高層建筑的建造,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施工速度上的奇跡。如國貿大廈成為超高層建筑技術在中國的首次實踐,其“三天一層樓”的建造速度也成為“深圳速度”的代名詞,對中國開始建設現代化城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 前海國際會議中心鳥瞰圖,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攝影:張超
隨著城市發展的日漸成熟,深圳建筑不斷推陳出新,開放的城市公園、開放的大學校園、開放的城市綠地和開放的勘察設計行業等都開全國風氣之先。“開放性”也成為了深圳建筑的主要特點,對中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92年后的深圳經歷了一段時期的發展和調整。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在深圳特區所實驗的市場經濟開拓了本土建筑師們的視野與思想邊界,激發他們的空間想象力,設計建造出一批突破舊有傳統習俗、豐富多樣的建筑成果。華廈藝術中心、深圳大學演藝中心、南油文化中心、南山圖書館和何香凝美術館等都是在這個階段建設完成的文化建筑作品。
> 深圳市中醫院光明院區鳥瞰圖,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
深圳城市建設的熱潮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國際知名設計機構及建筑師參與,他們為深圳設計行業注入了新活力與新可能。在這個時期,軌道交通樞紐、產業園區、度假村、高爾夫球場、城中村及近年的城市更新等新型建筑類型應運而生。深圳的建筑風格和建筑類型都呈現出了“多樣性”特點。
在這段時期,深圳的建筑品質亦有了不少提升,建筑形象更具特色,打造出了深圳人的理想城市空間。地王大廈、賽格廣場、、特區報業大廈、高交會臨時展館等公共建筑,東海花園(一期)、四季花城、萬科城市花園等現代化住宅社區,市民中心、圖書館、音樂廳、少年宮、深圳市中心公園、蓮花山山頂廣場等城市服務設施也集中在這一時期先后建成、開放。
> 前海國際會議中心人視圖,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攝影:張超
在孟建民看來,深圳建筑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創新”。深圳建筑的“示范性”特點也得益于它的“新”。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建筑設計的新觀念、新技術、新形態、新風格在國內的應用,大都先以深圳特區為試點,進而影響或普及于全國。例如,深圳早在1986年便成立了全國首個城市規劃委員會;2007年建設完成全國首個“一地兩檢”口岸——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檢大樓;較早地頒布并實行了地區總設計師制度。這一項項舉措都足以體現深圳城市及建筑領域的創新精神。
“深圳作為一座快速形成的新城,是一個較為缺乏歷史文化積淀的城市,這是其先天缺憾,同時也是它面向未來、積極向前的優勢所在。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試錯容錯、敢于創新、沒有包袱’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基因,亦是一種精神。”孟建民說。
回歸本原的設計之路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期鳥瞰圖,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
一路走來,深圳城市發展雖歷經了城市化進程中的種種問題,但城市建設正逐步回歸理性。在“十三五”期間,深圳開始探索城市空間轉型與對社會需求的適應,一大批保障性住房、安居型商品房開始建設,現代化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多樣化的城市更新策略探索形成,城市建筑步入成熟發展階段。
如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刻,深圳城市建設應當如何實現新發展、新作為?對于深圳的建筑設計來說,什么是真正的“現代化”?對此,孟建民有自己的答案。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期主入口,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期入口大堂,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
“在中國建筑創作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出現過浮躁、過分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建筑內在品質的問題。”對此,孟建民提出“本原設計”理念,通過“健康”“高效”“人文”三要素詮釋建筑的當代屬性,提倡建筑設計要回歸本原,不要過分追求外表,建筑要服務于人、為人所用,不能為了設計而設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是由孟建民帶領團隊,與美國TRO建筑設計公司合作設計并中標的大型綜合醫院,也是孟建民將其“建筑服務于人”的本原設計理念貫穿始終的代表項目之一。
在這所醫院中,一條寬約28米的“醫院街”串聯起門診醫技各個醫療單元,承擔著交通主軸任務,患者可以方便地到達每個科室。醫院街上布置了綠化、銀行、花店、商店、咖啡廳、茶室、書店、環保電瓶車搭乘站,展現出一幅動態的生活場景,打破了傳統醫院冷漠的室內景象。綠色和健康則是醫院設計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量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被應用到了建筑設計中。即使是走在地下車庫或者地下室的時候,不經意間也能享受到陽光、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屋頂花園、下沉式庭院和各個功能區間的綠化園林為醫生與患者營造出舒適的工作與就醫環境。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一期醫院街,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對現代建筑設計提出了全新要求。建筑設計需要“全方位思考”,落實“全過程統合”“全專業協同”,城市設計也同是如此。孟建民認為,傳統的城市設計管理,基本上是以城市設計成果為范本,作為管理的依據,本質上是通過節點的方式來推進的。“我們現在強調城市總設計師制就是為了改變這種傳統模式。”城市總設計師應倡導全過程管理,其意義在于動態化地解決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復雜問題,通過總設計師的動態協同,更精準、更高效地應對多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
“因此,在實踐中我強調要全要素協同,統籌全要素之間的關系。”孟建民舉例稱,如在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項目的實踐中,規劃設計不止局限在城市美學問題,同時還要考慮交通、市政、水務、物流、垃圾分類體系等城市發展各方面的系統、要素之間的協同,解決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復雜問題。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二期鳥瞰效果圖,建筑設計:孟建民設計團隊
面對當前科技飛速發展對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帶來的巨大變化,建筑設計要“站在未來,思考現在”。“建筑設計師要做下棋的高手,每步棋都要看到未來十步甚至更遠的布局,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孟建民說。
-
2021/12/30
-
2021/12/25
-
2021/12/21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