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筑巢獎評審的視角:設計師要“忍得住”
2017年11月,我受邀參與到了筑巢獎的評審工作中。坦率地說,這一屆筑巢獎涌現出來的是一批有思想的作品,一部分年輕設計師呈現出超出其閱歷和年齡的成熟,作品都超出了我的想象,近十幾二十年中國房地產的繁榮,大眾審美的整體提升真是不容小覷,“時勢造英雄”,不得不讓人感嘆這是設計的黃金時代!
回看二十年前,我們那個時候做設計完全是 “摸著石頭過河”,行業亂象叢生,缺乏規范,缺乏引領。如今這一代年輕設計師就很不一樣了,他們的作品明顯更具“國際范”,這一方面得益于國家處于更加強盛開放的時期,更是由于像筑巢獎這樣的平臺給予了設計師大量學習的機會,“筑巢獎”雖為獎項,但絕不止于獎項本身,在參與獎項的過程中,設計師可以不斷得到專家、學者的指導,可以與同行交流,可以在專業院校進修深造。11月初,筑巢獎組委會就帶領30多名來自全國的青年設計師到非洲參加了第28屆國際建筑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大會,不僅給予了設計師在專業領域中提升的平臺,同時也是一次文化的探索之旅!
趙麗坤老師與第28屆IFI主席梁志天(左)、前任主席Sebastiano Raner
在此也非常感謝筑巢獎組委會,能夠邀請我作為本次大賽評委參與作品評審,與業內資深并且很有影響力的教授和專家一同見證中國設計的發展。
好作品,從不以風格定論
很多媒體或者設計師都會問,在獎項評選的時候會不會以風格為依據。其實,好的設計作品從來都不是以風格為定論的。設計是一個整體的東西,應該包含對某一類型生活需求的詮釋,包含硬裝、軟裝配飾等,它強調協調統一。任何風格,都會有好的作品出現。作為設計師,不要因為現在流行什么,所以就做什么,這絕對不能作為我們設計的方向。設計需要跟隨時代,但也要有自己的堅持和獨立見解。
說到風格,我還想多說幾句,時下人們常常說“混搭”風格,其實最初“混搭”是一個時尚界專用名詞,英文原詞為“Mix and Match”,指將不同風格,不同材質,不同價值的東西按照個人口味拼湊在一起,從而混合搭配出完全個人化的Style。混搭更通俗地說,就是不要規規矩矩穿衣打扮。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涉及的領域開始交叉擴大化,在室內設計中也開始流行“混搭”一詞!
混搭確實讓設計與眾不同,但要記住,任何一種混搭都是有前提的,它一定要有主有次,是要主次分明的,混搭更考驗一個設計師的把控能力,美與丑之間有時候或許只是一個細節處理,但是,我們的眼睛是騙不了人的。混搭,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但是不論怎樣,我們還是要看最終的效果,是否能夠給我們呈現出一種美的、令人愉悅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
其他風格也一樣,中式并不是中國符號和元素的簡單堆砌,歐式也不是幾何線條的胡亂運用。任何一種風格,我們都要懂得其背后的價值觀,這才是核心。
“落地”&“適合”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這次參與筑巢獎評審,十分欽佩組委會設置的嚴謹過程。評審不僅僅局限于設計圖紙,設計作品的真實落地性是參賽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們更看重作品的實景效果。一個項目從功能設計、效果圖、施工圖到竣工落地,雖然說起來容易,但其實它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設計師要把控材料、工藝、色彩、燈光、配飾等等,達到最好的整體效果,滿足客戶使用和審美的全部要求,這是對一個設計師綜合素質的考量。
其次,我們不以投資造價來評判作品的好壞,因為這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更看重它是否是一個適合的設計,比如說一個作品它只有10萬的造價卻做出了20萬的效果,尤其是空間設計和色彩搭配上,能夠給人意想不到或者驚艷的感覺,同時又能滿足這個作品的使用價值,那么,這就是一個適合的作品,一個好的作品。
再一個就是看參賽作品的空間規劃設計,因為這最能夠看出一個設計師對空間的控制能力。作為室內設計師,我們絕不能忽視設計過程中空間的重要性而將效果僅僅依托于某些材料或軟裝設計所帶給我們的“鏡頭前”的美感。現在各方面技術更加成熟,一張照片已經不能夠作為評判一個作品好壞的依據,從專業角度出發,空間設計是體現一個作品設計水準的重要因素。
筑巢獎在后期還會對部分獲獎項目進行實地考察,這在中國室內設計賽事中也是史無前例的,更加保證了這個項目的嚴謹和公正性。
設計師要“忍得住”
我認為,設計師要想出作品首先應該保持一種“忍得住”的狀態,室內設計師一定不能拋開建筑而單獨做設計,如果我們不結合建筑談設計,未來之路一定會迫使我們走到一個非常狹隘的瓶頸階段,阻礙我們的視野和思維。這次看到筑巢獎涌現出很多優秀作品,它們充滿了對新材料的嘗試、對色彩的探索,呈現的東西很新,但是給人的感覺還是有些“浮華”,沉淀不下來。
好的設計作品應該是讓我們能夠享受這個空間,置身其中,脫離浮躁,靜心感受,忘記設計符號,不經意間感受到設計給你帶來的思想沖擊。設計師千萬不要為了設計而設計,我們不需要用一些所謂專業的技巧“嘩眾取寵”以達到某種視覺效果或者風格效果。我更愿意“私人定制”式的設計,它具有一定的專屬性和不可替代性,它能夠給客戶以精神滿足,這才是我們未來更需要的設計。
我特別想說,在目前這樣一個以男性為主體的設計圈里,女性設計師需要更堅忍的性格品質。從這次參賽作品來看,女設計師占了相當的比例,展現出來的作品也很不錯,充滿了活力,有自己鮮明的設計特點,但從建筑角度看還需要更大的成長空間,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因為做設計不僅僅拼的是腦力,比如新創意、新材料、新技術,更是腦力與體力的一種結合,因為你要把控作品的整體落地性,所以希望更多的女性設計師能夠堅持下來,以平衡整個設計市場,因為就女性設計師本身而言,其實是有一定優勢的,比如對細節的把控,對客戶需求的思維傳遞等等。
設計師需要身份的標簽和符號嗎?
現在很多成熟的設計師或者設計大師都在逐步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個性化標簽,比如日本的安藤忠雄,他的設計標簽就是清水混凝土。也有人問我的標簽是什么?其實,標簽很多時候都是外界或者媒體賦予設計師的。設計師一般并不愿意被標簽化或者符號化。
我對于設計的定位是: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同建筑并存的。我認為作為一名專業室內設計師必須懂建筑,因為建筑和室內設計是緊密相關的。我今后的設計,希望能夠把有價值的東西傳遞給我的客人。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發展中國家,市場很有活力,客戶也很有活力,他們希望有更好的生活,但生活水平的提升并不意味著生活品味的提升。如何能夠更好地引導我的客戶認識他們的生活空間,感受他們生活空間的文化藝術精髓,換句話說就是給我的客戶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的引導,我認為這是設計師的價值。
現在,很多客戶無論是從其自身的文化修養、生活閱歷或者思想視野,都有獨到的認知和想法,比如有的客戶更看重設計的建筑形態,有的客戶更看重家族的傳承等等,正所謂“眾人眾面,千人千孔”,只有真正體會生活方式,對生活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夠作出適合的設計作品,設計師個人的標簽并沒有那么重要。
從野蠻生長到追求設計信仰的漫漫長路
從筑巢獎的參賽作品中其實也折射出了中國室內設計“從野蠻生長到追求設計信仰”的蛻變。20年前的設計重在解決和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而現在的設計講究的是實用性與美觀舒適性的完美融合,解決人們的精神需求。自此,設計也走上了追求信仰之路,但這個過程異常艱辛和漫長。恰如筑巢獎組委會主席方曉風說:“中國設計界的熱鬧只是一種表象,設計界思想上的乏力是遍及全世界的。”
當不完美的現實橫亙在眼前,我希望作為設計師的我們能夠告訴人們更好的可能性在哪里?我想,這應該是每一個設計者孜孜以求的信仰所在!
趙麗坤 Grace Zhao
Politecnico di Milano(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建筑空間碩士
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
(意大利布雷拉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碩士
第八屆筑巢獎評審委員會評委
從業經歷
2003年 北京美潤裝飾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
2015年 加拿大Grace環境藝術設計事務所創始人、首席設計師
代表作品
國內作品:
著名表演藝術家陳道明先生別墅
麗宮別墅 共計10棟
碧水莊園別墅 共計28棟
碧海方舟別墅 共計4棟
格拉斯小鎮別墅樓王3000平米
財富公館別墅樓王
觀唐中式別墅樓王
易郡新中式別墅樣板間
海外作品:
紐約LONG ISLAND醫院公共空間
紐約長島臨海訂制豪宅
紐約長島CITY GARDEN圖書館
紐約C&C禮服訂制旗艦店
紐約TAO臺灣餐廳
安大略省BAYVIEW HILL豪宅樣板間設計
多倫多FOREST HILL私人訂制豪宅
多倫多SUSHI壽司餐廳
-
2021/12/30
-
2021/12/25
-
2021/12/21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