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明:為提升生活質量而設計
9月18日,我們終于迎來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七屆筑巢獎終評。終評當天,將有戰略合作媒體全程直播評審現場,展示豐富評選細節,與觀眾共同見證了第七屆筑巢獎得主的誕生過程。現場的評委簽到、主席發言甚至作品評審的諸多環節,都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
終評結束后,相關記者有幸采訪到了評委老師之一——林學明老師。林老師是集美組總裁、設計總監,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主題空間設計工作室導師、教授,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客座教授,廣東省環境藝術設計師。被譽為廣州室內設計界的奠基人與創始人。
林學明老師接受記者專訪
記者:今年的筑巢獎有幾項重要的變革,比如與國際建筑及室內設計師聯盟IFI的合作,只征集工程類作品,及采用組委會制度等方面。您對這些變革有什么看法嗎?
林學明:首先,筑巢獎作為一個空間設計類的比賽而言,重視項目落地后的實景圖是大賽宗旨和意義的體現。效果圖只是一個預想,并不能將材質和工藝等細節充分反應出來,因而不能成為一個真實的案例,所以我認為只征集工程類作品這項變革,是開了一個先河,也是有益的嘗試。其次,新的組委會制度,使得作品征集范圍可以更加廣泛,針對全社會的青年設計師,不再拘泥于哪個協會的會員作品,因此參賽作品的來源會更寬,也更具代表性。
記者:您在終評過程中比較看重作品哪個方面,有什么樣的評審標準?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作品?
林學明:評審完所有參賽作品后,對本屆的參賽作品是十分滿意的,看到國內的室內設計水平越來越高,設計作品的水準也超越往年,令我十分驚喜。在評審標準方面,我比較注重設計師對生活的理解與尊重,以及他對業主需求的思考與態度。再好的作品,如果脫離了實際需求、脫離了基本生活功能的需求,那與我們的設計初衷是相悖的。只有滿足客戶的需求及使用功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合理的設計,以及對材料的合理使用,設計作品才能越來越完善。
在所有獎項類別中,我對作品中的小戶型設計特別感興趣。其中有個別小戶型設計作品,但設計得像大戶型的局部,我認為這樣是不恰當的。但有些小戶型設計,做得輕巧、簡約,也充分能夠考慮到使用者的一些功能需求,把小空間的使用功能最大化,這就是智慧的設計。
記者:您是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是國內較早一批設計行業的創業者。您如何將藝術與商業結合在一起?以及您對其他的實踐者有哪些看法和建議?
林學明:我們是最早一批藝術設計教育行業的人,對于這個時代來說是有優勢及幸運的。學習或從事藝術行業的人,肯定是對生活充滿著理想,也對“美”有著非常敏感的感受,并且反映在設計作品里,這是學習藝術的優勢所在。不足的一面,可能是會在對技術上或是一些理性思考上,比起工科出身的設計師會有一點差距。但我認為這也許不是最重要的,理想總是走在前面,我也希望學藝術的人可以不停地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最終能夠把這些思考體現在設計里面。
記者:對很多剛剛踏入設計圈不久的青年設計師們,您有什么指導和建議?
林學明: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關注生活。我們很多好的設計靈感都來源于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認知,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而不是照搬照抄。挖掘生活上的需求,并如何去改善和提升生活的品質?在設計中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希望青年設計師能始終保持一種原創的動力和精神,堅持不懈。
-
2021/12/30
-
2021/12/25
-
2021/12/21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