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工業設計共享經濟模式
創富·案例
近日,工業設計平臺“來設計”的一場發布會,在廣州羊城創意產業園舉行。據介紹,來設計科技公司自2016年6月成立以來,半年時間成交訂單達900多筆。
“來設計”創始人、CEO高超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選擇做工業設計服務及產業鏈優化的B2B平臺,是因為我國傳統制造企業在實現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仍遇到許多困難。
中小制造企業如何實現優質的工業設計?“來設計”的回答是,通過平臺模式,讓企業可以與國內外優秀工業設計團隊公司匹配對接,探索了工業設計領域的共享經濟模式。據介紹,“來設計”在2016年12月獲得啟賦資本與琢石投資的600萬元天使輪融資,預計在今年6月開啟A輪融資。
南方日報記者 彭琳
實習生 盧煜璇
故事
傳統家電巨頭設計總監出走創業
創始人高超曾任海爾小家電設計總監、大業設計集團首席設計師,有8年工業設計及制造業經驗。兩位聯合創始人韓詩雅、范青青也曾是海爾集團的員工。
談及為什么會選擇從海爾集團離職,高超直指當下制造行業的困境:大部分企業因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忽視產品設計的重要性,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低、創新成功率低,中小型制造企業難以承受國內一線設計公司的高額費用。
高超表示,在一個產品的誕生過程中有8大環節:市場調研、頭腦風暴、工業設計、研發、開模、生產、組裝、銷售,但創新設計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環。因此,許多中小制造企業在創新道路上寸步難行。“ 來設計 平臺的創立,就是要在工業設計和制造業間搭建一座橋梁。基于平臺上強大的全球工業設計資源,通過資源的整合及精準匹配,改變中國制造之未來。”
在海爾任職期間,高超與中小制造企業接觸過程中發現,這些企業不缺制造工藝與制造設備,而是缺少產品創新。高超表示,一些中小制造企業由于沒有意識到產品設計的重要性,又或者找不到好的設計公司來合作,最后做出來的產品銷量很低。“目前,市面上低端工業設計公司的設計費不超過3萬元,中端大概5萬元左右,而高端則超過10萬元。中小制造業的設計預算無法覆蓋高端設計費,低端設計產品的效果又難以讓人滿意。”
如何才能改變中小制造企業在產品設計方面的尷尬境地,又同時讓一線設計公司的利益得以保障呢?“來設計”定位于幫助中小制造企業與一線工業設計公司對接的平臺。自2016年6月創立以來,目前平臺已承載了1000多家國內外一線工業設計公司資源,2萬多家制造商資源,訂單量900多筆。
模式
首推產品合伙人制建立數據庫精準匹配
“工業設計產品從設計、打樣、開模到量產是一個漫長的周期,比起前期的設計費,企業更關注的是成功率。”高超告訴記者,為了讓中小企業在預算內有機會選擇到國內外一線的設計公司,并且能夠精準地找到最適合自己品類的設計團隊,“來設計”做了兩件事:一是推出了產品合伙人制,即按銷量分成模式;二是通過建立數據庫為制造企業實現精準匹配。
“按銷量分成模式,可以避免一次性支付一線設計公司的設計費讓中小企業吃不消的問題。”高超介紹,設計費與銷量掛鉤,制造企業只需要先預付1.5萬元,剩下的費用從產品銷售中抽取10%的利潤。
據悉,目前成交訂單達到900多筆,來設計收取一定比例的設計費傭金與銷售監控服務費用。銷售分成牽涉到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是銷量監控,這是平臺提供的增值服務之一。高超表示,“來設計”團隊通過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團隊進行技術合作,從生產端對制造企業的產品銷售進行監控。
而在匹配效率上,“來設計”通過建立數據庫來為制造企業實現精準匹配。
據高超介紹,自去年10月上線以來,“來設計”平臺上已經有1000多家設計公司注冊,認證公司約500家,其中幾十家是“來設計”的獨家戰略合作伙伴。
高超強調,“這些設計公司要么得有與500強企業合作的案例,要么得設計過行業爆款。”為了讓匹配效果更好,設計公司只能選擇三個設計專長。制造企業在“來設計”平臺上發布需求之后,平臺便會為其自動匹配設計公司,客服會跟進后續的具體合作方案。
對于一線設計公司這一端,雖然訂單是飽和狀態,但是新業務的嘗試以及設計出更多爆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
據高超介紹,國內90%的設計公司沒有業務團隊與運營團隊,所以“來設計”擔起了這部分角色,不僅為設計公司帶來更多的訂單,也會利用自身資源舉辦業內沙龍,或為設計公司做品牌推廣,盡可能去打造一個完整的服務鏈條。
未來
打造供應鏈服務提供增值服務
在高超看來,“來設計”不僅僅是連接一線設計師和中小企業的撮合平臺,同時向產業鏈的后端延伸,提供增值服務。
“產品設計是產品制造產業鏈的第一環,接下來還需要進行專利注冊、專利保護、做手板、做模具、注塑等,中間要經歷很多環節才能到最終的銷售。”高超認為,“來設計”能做的不僅僅是將好的設計帶給制造企業,還應該逐漸打通整個產業鏈上的業務,讓企業能盡量便捷地完成從產品雛形到產品銷售的過程。目前,來設計已經開通了專利注冊與保護、做手板的服務,接下來也會盡快布局模具資源。
不過,目前在工業設計領域,已有眾多競爭對手。有洛可可的“洛客”、豬八戒網、簡物原創、凸凹出品等。
面對競爭,高超認為,洛客非第三方平臺,且洛客可成為“來設計”的會員;凸凹出品屬于創意設計,并不存在沖突,且面對的用戶人群較少。而同為第三方平臺的是“豬八戒網”,但他們用單個設計師解決產業的服務,風險很高,難以兼顧市場調研、設計和工廠。
高超表示,“來設計”基于首推的項目制+產品合伙人制,依托海量的工業設計數據,能夠通過資源真核和精準匹配,解決中小制造企業在產品創新或升級轉型中遇到的難題。他舉了一個例子,“超聲波霧化扇”作為平臺的一個成功案例,利潤100元,每款毛利30%以上,累計訂單量已經達到60萬臺。
談及未來發展,高超表示,“來設計”將打造“設計+產業”生態圈。去年12月,“來設計”獲得啟賦資本與琢石投資的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后,團隊計劃整合1000家國內設計公司,下半年開拓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的設計公司。
據高超介紹,預計在2017年6月開啟A輪融資,繼續拓展工業設計資源,完善交易系統,建立智能匹配系統,提高全行業運作效率。
投資人點評
啟賦資本合伙人曾崢:
創造了工業設計共享經濟模式
制造業產業升級是剛需,中小制造業有靈活創新的優勢,但承受不了高水平設計費,無法對接中大型工業設團隊或公司。
“來設計”創造性地設計了產品銷量監控環節,讓中小制造企業可以用“較低的啟動資金+銷售收入分成”的方式合作,通過“來設計”平臺對接國內外優秀設計團隊和公司,“來設計”創造了一個工業設計共享經濟模式。
琢石投資合伙人王磊:
“來設計”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
“來設計”巧妙地將上下游利益捆綁在一起,打破了行業常規,設計服務商和制造企業在合作時利益共享能帶來顛覆性的效應。同時,“來設計”可向制造業所需的產業鏈相關服務自然延伸,具備了廣闊發展的空間。希望“來設計”2017年在研發、供應鏈、設計系統方面作嘗試性的改造。
-
2021/12/29
-
2021/12/24
-
2021/12/20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