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大設計師講述HarmonyOS UX設計背后的故事
不到一周時間,HarmonyOS2.0用戶就突破了1000萬;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HarmonyOS2.0用戶突破了3000萬。這樣的成績,讓華為軟件工程UX設計部部長毛玉敏非常欣喜:“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華為用戶可以使用我們的新產品、新系統?!?/p>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HarmonyOS UX設計背后的故事,毛玉敏帶領著華為5位資深UX設計師分別從輕擬物設計、卡片式設計、HarmonyOS字體、引力動效以及定制音效五個方面做了闡述。
毛玉敏表示,HarmonyOS的設計理念是one harmonious universe。“one”是萬物歸一,追求的是全場景統一的設計語言,色彩、形狀、動效等所有的設計都來自于統一的設計靈感。
“harmonious”是和諧共生,為大家構建一個數字世界和真實自然世界和諧的平衡和統一。而“universe”則是衍生萬物,毛玉敏表示就是要在設計的過程中兼顧設計語言在不同設備上一致統一。
以下為5位華為資深UX設計師的具體分享:
卡片式設計:多設備溝通的統一語言
華為HarmonyOS 2.0在桌面上APP做上滑動作即可展開萬能卡片,而這個上滑的動作其實并不是筆直的,而是一條彎曲的軌跡。系統到底如何識別豎直向上滑動,還是水平線以上就是上滑?以及如何知道是垂直方向的滑動,還是水平方向的滑動?
針對上述問題,華為做了很多人因分析。在研究一個滑動手勢軌跡的時候,華為發現最關鍵的指標有三個:滑動的角度、滑動的速度(快/慢)、滑動的距離,這三個指標對一次滑動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能清晰的識別出來這次滑動是怎樣的滑動,能夠更好的識別用戶的手勢意圖。
熱力圖就示意出來了,顏色深是滑動比較困難的地方,不同的指標都得到了相似的結論,有些地方滑動是比較容易的,有些地方是滑動比較難的地方?;谶@些我們結合左手和右手,最后有一個觸發的容易區和困難區,哪些地方容易做上滑動作,哪些地方比較困難。針對這兩個區域,把剛才的三個指標融進去,就會有一些專門的設計去來定義在容易的地方怎么去觸發,比如在容易的地方角度小一點就能滿足上滑的指標,在困難的地方就會有更大的角度。速度也是一樣,容易區滑的更快一些,困難區滑的更慢一些,在困難區這個地方會把速度閾值降的更低,這樣會更容易觸發。距離也是一樣,容易的地方距離相對長,困難的地方明顯比容易區滑的更短一點。
針對這些不同的區域,華為做了專門的設計,把全屏的滑動達到一致,任何地方去滑都覺得很舒服。
在動效方面,華為針對卡片做了相應的動效設計,主要集中在動效的時長以及幀間距。在這方面,華為做很多很多研究,找到一個所謂的最大幀間距到底在什么范圍可以保證有比較好的流暢體驗,當時華為圈定了三個區:舒適區、安全區和及格區,會把不同設備上的動效最大幀間距放到舒適區,至少是安全區以里,以保證每次的縮放都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流暢體驗。
輕擬物設計: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平衡與融合
大概在2012、2013年左右就開始盛行扁平的風格,扁平化盛行也是跟當時的大環境有關系,回想當年的時代剛好是APP開始雨后春筍般的出來,同時在那個年代下,流量對用戶來說都是比較珍貴的,一個比較輕量化的APP是比較便于用戶快速的下載和系統快速的運行,擬物化切圖實現的方式帶了了資源占用大,那么扁平化的風格可以通過代碼的方式直接實現,因此可以大大減少資源的占,這就是為什么扁平能夠取代擬物的其中一個原因。
另外,內容為王的時代,APP開始以展示內容為主,一些扁平的風格幫它減少了多余的裝飾,更容易讓用戶關注到界面內容的一些展示上面。
在HarmonyOS里,華為希望將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做一個平衡和融合。
在方案探索階段,華為發現小工具等模塊是一個很好的場景,都可以在物理世界中找到映射的對象,比如像計算器,可以把物理世界中計算器按鈕的感覺融入到電子計算器,在微微凸起的按鈕上面,做凹下去的效果,強化用戶本身點擊按鈕的反饋。
同理華為也嘗試了其他的小工具,比如指南針、測溫器,很多的小工具都使用了輕擬物的效果。
針對擬物所占用的資源較大的問題,華為通過代碼化的方式解決資源占用的問題。華為在整個的設計里面有一個可視化的設計工具,設計師會在這里面會調好當前這個東西適合怎么樣的效果,或者哪個是最適合當前界面的一些設計。
在可視化的設計工具調完了之后,可以直接參數化的導出XML配置文件,然后直接到APP的設計里面,就可以不需要編碼加載XML文件,即可還原設計效果。華為通過這樣一個方式解決資源占用的問題。
舒適美觀的HarmonyOS Sans:105種語言免費開放
據設計師透露,此次HarmonyOS字體升級之后反饋非常積極,比如升級后屏幕變好了,很清晰;也有人明顯感受到字體變化。
從2019年開始做HarmonyOS,華為一直在思考要不要做一套屬于HarmonyOS自己的字體?因為要定制字體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也需要不少的費用,而華為完全可以從供應商那獲得一個字體授權使用。這是設計師們面臨的一個抉擇。
HarmonyOS是面向全場景、多設備的,字體也同樣是面向全場景多設備的。因此原來的字體可能不合適,從易讀性和人因研究方面,華為還是決定做一套自己的字體。
那如何實現設計的獨特性?華為認為有兩個方面,第一結構上是平衡的,有內外、空白、陰陽等;第二個,筆畫,書寫因為有隨機感,所以就有優雅的表現力。華為認為的書寫人文感是這兩方面。
在筆畫上,華為認為師法撇捺彎鉤的楷書美感,比較明顯的是長的曲線、弧線的筆畫,進行了曲線優美的調整,從基本的筆畫里面提取這些進行改造。
比如對比來看鉛字字體,或者其他的黑體(業界過去幾年都有發展,包括其他家也做定制的黑體),這個字體會相對來說有撇捺彎鉤人文的文字感,這是一個平衡的過程。
在易讀方面,首先優化字體“灰度”的感受。在畫素描的時候經常會瞇起眼睛來看一下,可以更好的查看這個明暗光影。同樣瞇上眼睛看一下字體,可以模擬一款字體看不太清晰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會發現在字體列出來的這些地方會有一坨一坨的東西,會在這個地方形成聚集。
華為做了優化以后,略微的錯開一些結構,所有筆畫粘連、重疊的地方進行了分開分解,這就是華為做了解決灰度的問題。
同時優化“口”部件,之前從宋體過來,包括楷體,都是在口部件下面有突出,口的部件很復雜,大體上現在分成兩種,一種是底部的口,一種是非底部的口。底部的口目前簡化有問題,底部的口完全簡化的話很有可能支撐不起整個字體。我們認為非底部的口是可以簡化的,因為增加了這個以后實際上是增加內白的復雜度。這個就是最終做出來的底部的口是不改變的,非底部的口進行了一些去除。
第三個方面,對于高頻詞匯進行重心優化,以前曾經用過的字體,設置的“置”的重心會偏上,這款字體面向的重點是設備移動終端,面向的是HarmonyOS整個系統,高頻出現的字有這些,華為對這些字體特別進行了優化。
華為的HarmonyOS Sans字體支撐105種語言,中文、拉丁等等。
引力動效:回歸本源
引力動效設計一面獨特、一面流暢,在華為看來動效是一門流動的藝術,華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這樣的操作,點擊、滑動、拖拽,在終端設備上面,同時界面也會發生著這樣的一些流動。
華為回歸到本源設計,探索宇宙,洞察宇宙引力的意義。從宙引力里面觀察它的物理規律,可以創造運動的一些節奏感,它的一些相互吸引的特質,又能拉近相互的一些距離感。引力是存在于世界萬物之中的,能衍生多姿的視覺美感,神奇而又獨特。
比如加載動效,華為首先把宇宙這個形態給動態化,提取了它的一些星體布局結構,逐步的在上面增加一些效果,華為增加了一些攝像機,讓行星的環繞更加具有投射感,以及掃尾的效果,增強了旋轉時候的速度感。
在這個基礎上再提取一些設計效果,增加具有一些靈動性。華為引入了黃道夾角,以地球作為靜止參考,打破了它的對稱跟平衡的結構,讓整個畫面更加具有獨創性。為了讓這個動態更加靈動,又增加了上下懸浮的屬性。
在協同效果方面,華為構建了兩個模型,第一個是運動模型,這個運動模型是每個設備在公轉時候的速度跟軌道,不同的速度進行環繞。第二步是比較關鍵的一步,搭建引力模型,這個功能點是需要手去拖動一個設備,然后去連接到主設備上去。
華為在這個功能點上面為了突顯強化引力的主觀感受,將動效的設計跟手勢去結合,當手勢拖拽小球進入一個引力場,此時候小球跟大球會開始發生一個聯動,當繼續拖拽達到閾值點b的話,這個大球跟小球會相吸,寓意著設備的連接,這樣可以增強在手勢操作時候的控制感。
比如下載動效方面,下載動效靈感來源于日月食的形態,華為提取了日月食的后半段,從食甚、生光到復原,將這些形態用在了下載跟安裝場景上面。
在這些動效設計背后是引力引擎工具的支撐落地,這個引力引擎工具大大提升了設計師與研發在對接時候的一些開發效率,設計師可以在這個工具上面去調一些效果,所見即所得的將現在動效多維度復雜的參數傳遞給研發,從而使得研發的效率提升了很多。
定制音效:豐富華為原有標志性鈴聲
HarmonyOS的開機聲音采用了華為手機鈴聲的四個音節的最后兩個音節。
華為HarmonyOS的開機著重用的是數字合成器。華為用數字合成器模擬宇宙空間感和太陽升起,太陽升起給人的聽感是上行的過程,契合剛才的動畫慢慢圓圈上升的感覺。
那么怎么用聲音表達宇宙初開那一瞬間的感覺?華為創造了“?!钡母杏X,給人帶來好像全部宇宙匯聚完,各種粒子匯聚完以后,宇宙初始爆炸第一聲的感覺,會有很強的空間感。
在鈴聲方面,HarmonyOS延續了華為的四個音階,但選用了木質音樂的感覺。
華為選用的主旋律是德產的三角鋼琴,輔旋律則選用了洪都拉斯木做的馬林巴琴;點綴音則采用的加拿大云杉木單面板的目結他彈奏,完成了整套鈴聲的設計體驗。
-
2021/12/27
-
2021/12/22
-
2021/12/16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