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創意力量 線上共話疫后設計"新常態"
10月31日,在2020蘇州國際設計周桃花塢“文化新經濟”主會場姑蘇文化新經濟報告廳內,一場由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策展實驗室策劃,探索關于設計在“疫后新常態”中如何在不同層面介入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國際級”論壇,獲得了從設計愛好者到設計相關領域各專業人士的注意。
作為對本屆2020蘇州國際設計周提出的"新常態"的回應 , "人類與人類, 人與人”主題論壇邀請了十余位來自世界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和學者,共同探索設計如何扮演在各層面促進和塑造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角色。
本次主題論壇根據探討內容的重點分為兩場。上午場“人類與人類”關注人類個體與個體之間,以及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如何在“后疫情時代”通過設計的介入被重塑;而下午場“人與人”則將焦點擴大到網絡、社區及社會層面,對如何在包括本次疫情在內的各種不確定的未來情景中進行設計展開暢想。
“人類與人類”
人際交流不同往昔,但更加重要
隨著社交距離和病毒隔離限制了身體上的接觸, 并且促使人們越來越依賴通過屏幕進行交流。新冠病毒如何加劇我們一對一互動的變化, 及我們如何通過設計來培育新的親密關系和交流方式?“人類與人類”論壇場次的講者分別結合自身的經驗與觀察,結合近期的實踐經歷,與到場觀眾分享了針對這一問題各自獨到的見解。
借助科技手段與藝術表達,皇家藝術學院服務設計在讀碩士鮑汐瑩為武漢城市社區創作了能夠轉譯個體情緒的沉浸式體驗裝置,希望修復因疫情遭受損傷的個人情感與人際交流。而來自洛杉磯南加利福尼亞州建筑學院的客座教授,科幻藝術家、電影制片人Lucy McRae則分享了她基于數字時代疏于物理接觸的人際交流模式而創作的藝術裝置。當疫后種種情景巧合地與她的作品形成呼應,這些作品中的現實意義與思辨價值也更值得人們關注。
疫情的突然到來同樣放大了個人生活的差異性,同時也揭示了“后疫情時代”正在崛起的新型生活場景。建筑史教授、理論家和策展人Beatriz Colomina和建筑學教授Mark Wigley分享了對床在社交媒體時代和持續聯系中角色與作用的研究發現。當代經濟與文化背景的多重影響加之通訊技術與智能設備的支持,讓床承載了包括工作與休閑在內越來越多的生活場景,而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則在多個層面上放大了這一趨勢。
對于諸如設計師和藝術家這樣的創意工作者而言,與人交流本就構成了工作的一環,創作者間社群的存在更是一種對創作生產力的加持。針對疫情給創意工作者們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建筑和設計高級策展人Paola Antonelli和設計評論家Alice Rawsthorn 發起了"緊急設計"項目,通過在線對話與不同領域的設計從業者展開對“后疫情時代”設計的探討。香港信言設計大師聯合創辦人,執行總監姚嘉珊則通過“批判性自制”項目,希望以76個由不同設計師為回應疫情挑戰而創作的原型設計增進創意社群的凝聚力與社會責任感。
“人與人”
群策群力,即是人類發展之道
在日新月異的社會,技術和地緣政治現實中, 我們如何在未來各種不確定的情況中進行設計, 同時在群體、人們、 景觀、生態系統乃至其他物種之間建立更加和諧的關系?
下午場論壇正式開始前,特邀講者,同時在澳大利亞與中國有著豐富實踐與教學研究經驗的工業設計師Ian Wong分享了疫情對他過去數年的較為規律的工作生活模式的沖擊,但同時也促使他開啟了對新的創作、教學、策展等工作新模式的探索。而在接下來下午場論壇中的各講者也都從不同角度作出了關于疫后人類社會發展中“新”字的解讀。
在建筑實踐層面,無論是來自北京的reMIXstudio臨界工作室,還是在北京與波士頓均設有辦公室的全球實踐機構眾建筑,都選擇采取更為靈活的且更具互動性的設計理念,以有效地介入快速變化且充滿不確定性的中國城市空間發展進程。在他們看來,短暫存在,甚至以低成本方式構建出的城市空間未必不能給當地社群帶來比肩傳統建筑空間帶來的影響,而他們也在本年度蘇州國際設計周中再次就這樣的理念展開了實踐。
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Studio Drift則利用算法驅動無人機,通過對自然界中各種現象的模擬,以科技為載體表達了他們對人類當下生存與發展狀態的反思:看似無序的自然現象,或許仍然可以像過去一樣啟發當下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
針對未來越發充滿著不確定性的設計大環境,如何實現不同學科領域間“1+1大于2”的效果?來自英國跨學科建筑、設計與藝術集體Assemble的Maria Lisogorkaya結合過往項目經歷,嘗試探索新的跨學科分工模式;而來自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三年展策展成員的Ewan McEoin則分享了一系列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創意項目,展示在新的系統、材料與技術推動下前沿的跨學科問題解決方案。
在“疫后新常態”中探索設計的未來
本次由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策展實驗室策劃的“人類與人類,人與人”主題論壇不只作為2020蘇州國際設計周的重要活動,同時本次論壇也是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系列活動在長三角的響應。
作為一個開放性平臺,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策展實驗室旨在以學術角度審視策展研究,并探索策展在人們思考、應對日益復雜的全球格局時所發揮的作用。策展實驗室致力于尋找、研究并達成策展解決之道,呼應人們迫切關心的問題——不管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設計和文化如何幫助我們建立與事物、環境、彼此以及世界的聯系。
-
2021/12/27
-
2021/12/22
-
2021/12/16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